英飞凌IGBT模块内部构造

2025-05-15 浏览次数:62

# IGBT模块内部构造解析

## 功率半导体的核心结构

IGBT模块作为现代电力电子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内部构造直接决定了性能表现。
模块内部主要由多个IGBT芯片和二极管芯片组成,通过精密布局实现大电流承载能力。
芯片与基板之间采用焊接工艺连接,这种金属化互连技术确保了良好的导热性和电气导通性。
模块内部的铝线键合工艺将芯片电极与外部端子相连,这种连接方式需要承受高电流密度下的热机械应力。


绝缘基板是模块内部的关键部件,通常采用陶瓷材料如Al2O3或AlN制成,既提供电气隔离又具备优异的导热性能。
铜基板附着在绝缘基板上,形成完整的电路结构。
模块内部填充的硅凝胶材料保护芯片免受环境湿气和污染物侵蚀,同时缓冲热应力。
这种多层构造使IGBT模块能够承受高电压和大电流工作条件。


## 散热设计与可靠性挑战

IGBT模块的散热结构直接影响其工作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模块底部通常采用铜底板增强热扩散能力,与散热器接触面要求极高的平整度。
内部多芯片并联工作时,热耦合效应会导致温度分布不均,这是模块设计中的主要挑战之一。
功率循环产生的热应力可能引起焊接层老化,最终导致模块失效。


温度传感器被集成在模块内部,实时监测芯片结温,为过热保护提供依据。
不同热膨胀系数的材料在温度变化时会产生机械应力,这是模块封装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优化内部布局可以减少寄生参数,提高开关性能。
随着功率密度不断提升,模块内部的热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 封装工艺的技术演进

IGBT模块封装技术经历了多次革新,从早期的焊接式结构发展到现在的压接式设计。
新型模块采用无焊线技术,用铜片代替铝线,大幅提高了电流承载能力。
纳米银烧结技术的应用使芯片与基板间的连接层具有更高导热率和可靠性。
部分高端模块已开始采用双面冷却设计,显著降低了热阻。


模块内部的电磁兼容设计同样重要,合理的布局可以减少开关过程中的电压过冲和电磁干扰。
随着碳化硅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应用,模块封装技术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IGBT模块内部构造将朝着更高集成度、更低损耗和更强可靠性的方向发展,满足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对功率电子器件的苛刻要求。


m.qiwodz.b2b168.com
联系我们

在线客服: 5178133

联系人:林志胜

联系电话:18962647678